我会会长刘维屏为主任的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11 来源:浙江树人学院

浏览量:73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公布了第八批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由浙江树人学院牵头建设的“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


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浙江树人学院牵头建设,协同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大学环境健康研究所、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等核心优势资源,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驱动发展。

中心紧密对接政策导向,精准把握重大协同需求,立足我省新污染物数量多、风险高、治理难度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创新机制。依托教育(人才培养)、科技与服务三位一体,推动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的系统化发展。同时,构建完善的新污染物监测与治理学科交叉体系,不断提升研发能力,力争达到国家级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水平,为我国新污染物的监管、风险防控、污染环境修复、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提供理论支撑、技术保障和人才储备。

9.jpg

  以新污染物监测和治理为切入点,经过多年培育组建,中心在新污染物精准监测平台的建设、新污染物生态和健康危害测试与风险筛查体系的构建和新污染物绿色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已初步取得成果。中心目前拥有包括国家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省“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专兼职研究团队,并于2022年获得CMA资质认证,于2024年成为GLP全国高校唯一备案单位,牵头开展的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工作于2024年成功获批国家级示范中心(全国7家之一),已发布4项新污染物相关团体标准,相关技术广泛服务于我省近300家具有资质的生态环境监测类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出版专业教材10余部,设立19个企业虚拟班,培养本科生“现场环境监测工程师”,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中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生态环境监测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10.jpg

未来三年,中心设定了涵盖教育(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指标,旨在推动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计划培养硕士生30人、本科生600人,并致力于培养环境监测高级应用型人才2000人以上,以满足社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将开发标准样品制备技术30项,起草新污染物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项,形成核心技术并成果转化6项,服务行业企业30家,专利成果50件,以推动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最后,中心也将关注国家级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水平,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和影响力。

11.jpg

未来,新污染物全过程监测与绿色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将继续加大投入,确保高水平建设的资源保障。针对新污染物监测排查、风险防控和绿色治理领域等目前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积极融合不同方向的交叉研究、协同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我们坚信,通过持续的资源保障和协同创新,中心将在新污染物监测与治理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环境保护和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T / 0571-28891596

ADD /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萍水东街788号
版权所有©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协会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11912 浙ICP备2024088436号-1